科学与人文网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首 页 科研 学者 专题 奖励 政策文件 资料下载
学者
学者
通知公告 更多>>
·关于开展2024年度中华优秀传..
·关于申报2024年山东省绿色低..
·关于申报2024年度山东省经济..
·转发《山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创..
·关于开展2024年度学校德育科..
·转发《山东省未来科学研究院..
·转发《关于2024年度高等学校..
·转发《关于开展2024年度“双..
最新资讯
·围绕“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
·共商·共探:高校智库建设座..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
·李克强在两院院士大会、中国..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举办..
·习近平外交思想研究中心首次..
·中共中央国务院隆重举行国家..
·繁荣中国学术 发展中国理论 ..
 
学者 当前位置:首页 > 学者
  发布人:admin 发布日期:10/20/2017 点击率:15425
勤勉向学追求至善—— 记中央党校董振华教授

勤勉向学追求至善

—— 记中央党校董振华教授


董振华,中央党校哲学教研部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应用哲学研究会会长,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长期致力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哲学和党的理论研究,主持和承担《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哲学基础研究》《科学发展观历史地位、精神实质、实践要求与改革攻坚研究》等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的研究工作。出版《创新实践论》《治国理政思想方法十讲》《创新劳动论——从经济学到哲学的理论思考》等学术专著10多部。

弹指一挥间,董振华老师已在哲学领域辛勤耕耘了近30个年头。抵不住年轻学子们的追问,他把这么多年的学习研究体会概括为一句话送给我们:“既要脚踏实地,又要追求崇高。”

这几年,我们经常聆听董老师的教诲,从他对这句话的身体力行中获益良多。董老师是大忙人,既要处理行政事务,又要进行学术研究,还要传道授业解惑,我们都很纳闷他为何那么有精力深入钻研学问。他有一套自己的办法,就是坚持早上五点半起床读书,晚上下班后进行学术研究。他总是说,时间都是挤出来的。滴水穿石,跬步千里,正是这份对马克思主义研究事业、对党的干部教育事业的忠诚和坚守,正是这种勤勉耕耘、追求至善的信念和追求,才使董老师的治学问道之路扎实有力,硕果累累,使他为研究宣传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成果,为推进党的干部教育事业,做了大量积极有效的工作并得到广大师生和国内学人的充分肯定。

诚意正心,追求为学做人的至高境界

马克思有句名言,在科学的道路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学术研究,从无投机取巧的捷径可走,唯有脚踏实地才是正道。董老师认为,做人也是如此,以诚待人,不仅可以得到人们的认可和支持,更重要的是对自己生命和人格的尊重。

在和董老师的日常相处过程中,我们充分感受到了他的这一为学做人统一的价值观。他不仅教授知识,和我们讨论学术问题,更在这个过程中和我们交流为人的道理和生活的智慧,强调要把“立人”放在首位。“对人对事都要诚意正心”。他常说,“世上从来没有无缘无故。任何事情都是有付出才有收获,永远不要期望不劳而获。做人和做事都是如此”。他对我们耳提面命时一再强调,“实力和机遇同等重要,但是靠实力得来的更加长久一些。实力不仅是能力,更重要的是人品”。

董老师的成长过程充分体现了他的价值观。自从1991年参加高考选择了中国人民大学哲学专业之后,他就一直执着于哲学的学习、研究和教学,从来没有动摇和放弃过。尤其是回忆起在中央党校博士阶段的求学时光,董振华老师说,“中央党校大家云集,我想在这样的环境中熏陶,进一步充实自己”。读博期间,他不但阅读了大量哲学经典以及前沿研究成果,并且力求学以致用,让哲学与社会发展等现实问题结合起来。他认为创新劳动已经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主导劳动形式,应当对创新劳动这种现象作出哲学概括和提炼。由此,在导师庞元正教授的指导下,他完成了博士论文《创新劳动论——从经济学到哲学的理论思考》。这篇论文被评为中央党校优秀博士论文,入选中央党校博士文库出版。

留校任教14年来,董振华老师的学术之路渐入佳境,他经常引用马克思的一句名言,“任何时候,我也不会满足,越是多读书,就越是深刻地感到不满足,越感到自己知识贫乏”。

春风化雨,担当党校教师的神圣使命

党校的教师都是“布道者”。为了更好地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用学术讲好政治,董振华老师曾于2004年以“补课”的心态到南宁市挂职锻炼。他扎根实践,切身体会基层干部所思所想,并对他们在工作中的思想动态和理论需求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正如社会各界评价的那样,中央党校的讲堂始终充满着敏锐的问题意识和清新的时代气息,始终体现着共产党人对国家和人民的赤诚担当,始终闪耀着马克思主义和战斗唯物主义者的理性之光。董老师无疑是这个光荣战斗团队的一员。

马克思说,“理论只有彻底才能说服人”。在教学实践中,董老师始终坚持用彻底的理论说服人的基本原则,让听者不仅“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充分运用和展示理论的魅力和逻辑的力量,达到春风化雨、潜移默化的效果。听董老师讲课,总觉得时间飞速流逝,下课又觉得意犹未尽,往往会产生一种去阅读经典进一步学习哲学的欲望和冲动。

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董老师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一点,离不开他扎实的学术功底和强烈的敬业精神。在他看来,给领导干部讲好课需从三个方面着手:一要有扎实的学理支撑,将科研和教学紧密结合起来,以研促教,以教促研,实现科研与教学的良性互动。二要有广博的知识积淀,厚积而薄发。除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之外,他还非常重视对西方哲学和中国哲学经典的学习和研究,而且都不是浅尝辄止。他对于这些经典信手拈来,如数家珍,在授课的课程中经常大段背诵,甚至一字不差,充分展示着经典的魅力。他的研究领域涉及系统论、经济学、发展理论等,这使得他的视野非常开阔。三要有问题意识,结合中国发展的实际问题,坚持“用学员的语言讲他们的故事”,启发学员思维,逐渐引领他们进入哲学的大门,在对彻底的理论的把握中不断增强党性修养。

2012年,董振华老师开始担任哲学教研部副主任,承担起了更多的行政工作,但他并没有因此放松对自己教学、科研的要求,“希望自己能够作好表率,牢记自己的安身立命之本”。他经常跟我们讲:“我们只有脚踏实地地学习和工作,才能够积累经验、增强本领、具备创造意志。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这样踏实进取,我们的民族才能够有光辉的未来。”

不忘初心,坚守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

在同学们眼里,董振华老师不愧为马克思主义学者“战斗的唯物主义者”的称号,多年来,他坚持以实际行动践行着马克思主义者的责任与担当。他认为,脚踏实地和仰望星空是辩证统一的关系,脚踏实地是为了避免陷入空想,仰望星空是为了不迷失方向,二者缺一不可。一个人要想有所成就,首先要志存高远。马克思在《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曾说过:“人们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工作,才能使自己也达到完美。”对此,董振华老师认为,马克思选择了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事业,从而完成了他伟大而辉煌的人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系列重大成果,早已成为中华文化和中华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思想文化和意识形态建设中处于主导地位,我们党的事业和马克思的毕生追求一样,是造福人民大众的事业。我们应当在逻辑和历史高度统一的层面理性自觉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以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不断追求造福人民的崇高价值理想。

当今时代与马克思所处的时代相比虽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作为马克思主义者,在正确解释世界的基础上更好改造世界的历史使命不应当改变。近年来,董振华老师针对实践问题、创新问题、价值问题、发展问题、战略问题等深入研究并作出系列阐述,着重阐明实践性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点,而实践性本身要求我们不断创新;要充分发挥人民主体的作用,同时指出广大知识分子是创新的实践主体,社会各界要充分尊重和爱护知识分子及其创新活力;要使价值观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新发展理念强调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统一,要在“真”和“善”的统一中追寻“美”;为了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要充分关注自然生态环境,处理好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只有坚持从中国历史走向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才能继往开来,开创新的发展境界等重要观点。

人的本质并不在于其自然属性,而是超越自然属性的精神价值。人生追求的不应只是物质上的富足,更重要的是应找到自己精神的家园,“把有限的人生活出无限的意义,不断呈现人的不朽灵魂”。在董老师看来,哲学不仅仅是重大问题的探究追问和智慧增长,还是一份马克思主义者以学资政、以学报国、以学为民的神圣使命和责任担当,更是寻找安身立命精神家园的智慧之路。根源于此,每每面对常人难以忍受的苦雨青灯、艰难反复,他都始终乐在其中、甘之若饴。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寄语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以深厚的学识修养赢得尊重,以高尚的人格魅力引领风气,在为祖国、为人民立德立言中成就自我、实现价值”。由是观之,董振华老师近27年的治学教学生涯可谓是止于至善的求索过程。






下一条:大学何位 大学何为
联系我们:
电话:010-6444 1691
邮箱:gov_gov@163.com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方东路19号DRC外交办公大楼D1座
网络声明:
本网站内容由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政府网站以及相关单位提供。 任何媒体、互联网站和商业机构不得利用本网站发布的内容进行商 业性的原版原式地转载,也不得歪曲和篡改本网站所发布的内容。
版权所有 © 世界智库(北京)自然科学研究院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7013379号

>京ICP备17013379号 技术支持:易惠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