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也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源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立健全决策咨询制度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和指示,特别强调要从推动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增强国家软实力的战略高度,把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切实抓好。这些重要论述指明了智库建设的定位使命、方向路径、总体格局和发展理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在新时代推进智库建设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近年来,北京大学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精神,以《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等文件为指导,在思想文化、法治建设、经济发展、政治体制、社会管理、国际战略等多个领域布局建设了一批新型智库,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与中央对北京大学的期待相比、与国家改革发展的迫切需要相比,我们在智库建设方面还有进一步提高的空间。比如,如何针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紧迫需要,形成真正有建设性、有可操作性、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对策方案?如何实现智库建设与教学科研工作有机融合,促进学科建设和院系发展?如何建立能够科学评价智库成果、激励教师从事智库研究的考核体系?与其他类型、其他高校智库相比,如何明确北大智库的定位与特点,走特色发展道路?如何强化统筹协调,把校内各智库的力量凝聚起来、统一起来,形成智库发展的合力?这些问题都是我们推进智库建设的重要突破口。
2018年5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世界一流大学都是在服务自己国家发展中成长起来的”,并希望北大师生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上,为民族、为国家、为人民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作为中国高校的排头兵,北京大学必须发挥好学科优势、人才优势、科研优势,扎根中国大地,聚焦关键问题,建好建强新型智库。结合北京大学智库建设的实践与思考,高校新型智库建设应当注意如下方面。
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加强党对智库建设的领导
智库不同于一般的研究组织,是直接服务国家、民族、社会发展的咨询建言机构,必须有明确的政治立场。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旗帜鲜明讲政治,坚持党对智库建设的领导,是办好智库的必然要求和根本保障。
正如古人所言,“舟循川则游速,人顺路则不迷”。我们首先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智库建设的正确政治方向,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和政治道路上,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把坚持党的领导这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制度优势转化为清醒的理论自觉、坚定的政治信念和科学的思维方法,充分彰显中国特色。
以什么样的指导思想引领智库建设,决定着智库的根本性质和发展方向。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当代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区别于其他智库的根本标志。高校从事智库研究工作的学者要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做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研究者、传播者和践行者,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
智库要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增强能力、履行使命,必须有强有力的党组织进行领导。要着力推动党建进智库,加强智库自身的党建工作,在高校各类别、各层次智库机构中实现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有效覆盖,确保基层党建工作与智库业务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把坚持党管智库的原则作为贯穿智库发展的主旋律、总基调。
以服务国家重大需求为导向,扎根中国大地做“大学问、真学问”,形成更多有建设性、体现学术水平的真知灼见
党的十九大报告对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提出了新要求、赋予了新使命。过去,我国的智库建设存在产出不高、效益不强、针对性不够等问题。
新时代,我国面临着前所未有、极为复杂的新形势新任务。从国际看,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秩序变革加速推进,各国相互联系和依存日益加深。从国内看,随着经济发展转入新常态,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现代化建设面临许多新机遇和新挑战。从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历次关于智库的重要讲话中可以看出,党和国家现在最需要智库拿出有建设性的意见和方案,最希望解决怎么干、怎么攻坚克难、怎么有效应对新情况的问题。
一家好的智库,应做到“有远见、有实策、能致用”。如果只是成为政策方针的“宣讲器”“复读机”,智库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一家智库能否备受重视、赢得声誉,取决于其自身的研究成果是否扎实。高校智库机构,更是要聚焦党和国家的迫切需要、重大需求,扎实开展对策研究、应用研究,提出自己独特的分析判断和相应的解决办法。这是评价智库学术水平、研究质量、咨政能力的基本标准。
要拿出务实管用的研究成果,前提和基础在于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作为高校智库,一方面,必须紧紧抓住当前的热点、难点问题,既研究国家治理、经济社会发展、外交战略等宏观问题,又深入社会生产生活,深入基层、贴近群众去发现问题,提供解决方案;同时,要利用高校的学术环境和优势,敏锐把握时代发展的新趋势,前瞻性地思考问题和对策,助力我国发展快人一步、领先布局。
要形成高质量成果,必须坚持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学风、作风。一家合格的智库,要通过自己的研究,客观、独立地提出分析和判断,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案,从而为决策者提供政策选项。这是智库发挥“外脑”功能的基本要求。同时,要深入一线调研取经,到群众中、实践中寻找问题的解决之道,让建议和办法真正“接地气”,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的检验。
有了高质量的研究成果,还要积极开展社会化传播,形成更广泛的社会效益。高校智库机构要善于利用自身优势,对党的科学理论、国家大政方针进行多视角、全方位的阐释宣传,围绕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重点和焦点问题积极发声,自觉承担正确引导社会舆论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