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昉,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副院长,光明日报智库研究与发布中心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此文章为蔡昉在“光明日报智库研究与发布中心学术委员会成立仪式暨2015中国智库年度发展报告、中国智库索引系统发布会”上的讲话。
伴随着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一声号响,大量智库如雨后春笋一样涌现出来。我所在的中国社会科学院现在也建立了16家专业智库,院里也有相应的配套支持。
建立一家智库看似容易,但出好的成果却不太容易。一个重要问题是:智库如何组织实施、如何运营,进而产生真正对国家有益、为人民造福的政策建言。还有,社会应如何评价智库,我想这也是我们今天成立光明日报智库研究与发布中心学术委员会的目的之一。
如何评价智库成果?甄别很重要。我国智库刚刚起步,要允许它们积极探索,鼓励百家争鸣,同时也要警惕所谓的空壳智库,不能让这些“伪智库”及其成果钻了空子。要积极引导社会公众,不能因为某位所谓专家在网上东拉西扯产生一些观点,就冠之以某某方面的智库专家之名。这项任务理应由我们的光明日报智库研究与发布中心来辨别。学术研究、基础研究,允许试错,可以在试错中不断进步。但是,为党和政府提供决策建议的智库研究在某种程度上承受不起这种失败。
举一个例子,中国经济现在进入了新常态,要看到新常态的主要特点是经济增长速度下行,主要是因为供给侧因素造成的。因此,中央部署的对策就是实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我们来回顾一下30年前的日本,同我们一样曾经历过二元经济的发展,享受过人口红利,到了上世纪80年代以后人口红利消失,供给侧出现了问题,劳动力不足,回报率下降,生产效率也放慢。当时从日本政府到学术界再到智库,几乎异口同声地认为日本经济政策的问题出在需求侧,结果就产生了大规模的资产泡沫,到了上世纪80年代末,日本的经济泡沫终于被刺破,为此付出了很大代价。
上面的例子说明,智库的眼睛里是不能揉沙子的,不能鱼龙混杂,要建立科学的机制披沙拣金,把真正对国家有益、为人民造福的政策建言甄别出来。
当前,部分研究者尚未充分认识到智库研究与基础研究的区别,仍将自身定位停留在搞纯学问、搞基础研究上,不习惯甚至看不起智库的对策性研究取向。
以科技史为例,天下没有不与现实发生联系的“纯科学”。自20世纪到现在,科技发展的高潮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它刺激了军事科学发展。二战一结束,美国有些科学家就想“转型”,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好奇心去探索所谓的“课题”。今天再回顾这段科技发展史,就会发现:所谓的纯科学的春天其实并不存在。实际上,当时几乎所有重大科技进步,比如新材料、航天航空技术,都是美国军事工业推动的,因为它提出了真实的需求,正是这些真实的需求推动了基础科学研究的不断进步。
社会科学的情况大体也是这样。社会科学的大部分领域只有在为现实服务中才能提出真正的学科发展方向。换句话说,只有积极回应现实需求,科学研究才能更扎实、更前沿。我们正在进行的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也是如此,一定要结合国家和社会需求开展对策性研究。